<track id="scujh"><ruby id="scujh"><tt id="scujh"></tt></ruby></track><acronym id="scujh"><strong id="scujh"></strong></acronym>
  • <pre id="scujh"><label id="scujh"></label></pre>
    <pre id="scujh"></pre>
    <td id="scujh"><ruby id="scujh"></ruby></td>
    1.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人社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2023-03-24 17:00
      分享到:
      【字體:  

      2023年3月23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人社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文鋼介紹了人社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總體情況。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烏力吉孟和、政務服務處處長張海濤、自治區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隋江濤分別就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設立服務專員、優化企業用工服務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文鋼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借此機會,衷心感謝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內蒙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關心支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處在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第一線。2022年,全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以“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為目標,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印發了《全區人社系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推進落實“降、返、補、擴”組合式助企紓困政策,兌現政策紅利78.7億元,著力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編制發布全區人社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227項,人社服務實現“網上辦”211項、“掌上辦”85項,“一窗辦”164項、“跨省通辦”30項,線上經辦服務占比提升到60%,企業參保繳費、穩崗返還等高頻業務線上經辦占比達到80%以上,企業群眾辦事便捷度、滿意度持續提升。

      人社部門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范圍廣、事項多。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后,人社部門迅速行動,緊盯企業和群眾的所期所盼,制定印發了《全區人社系統優化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從助力企業招才引智、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服務企業便捷高效等方面出臺了10條具體舉措,真正讓企業、群眾“依規辦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

      第一,窗口前移、政策上門,當好企業“服務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做自己人”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服務大局的工作理念,堅持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從三個方面出實招、求實效。一是組織各級人社部門設立“人社服務專員”。開展人社惠企政策宣傳,聚焦企業急難愁盼,主動對接企業在招工用工、技能培訓、參保繳費等方面的需求,做好企業用工保障,指導開展職業培訓,幫助協調勞動關系,代辦幫辦人社服務,主動靠前多幫忙、不添亂,做到“到位不越位、參與不干預、服務不干擾”。二是幫助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強化工資指導線和企業薪酬調查與信息發布制度的銜接,為企業合理確定工資水平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信息引導。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用工管理、薪酬分配、休息休假等制度,推動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幫助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三是從“人找政策”轉變為“政策上門”。建立廳本級“手拉手”結對聯系基層人社部門工作機制,推動人社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充分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正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常態化組織全區各級人社系統深入開展“走基層送政策”“走企業訪需求”“走基層優服務”活動,聚焦企業和群眾關切,主動上門宣傳解讀惠企便民政策,征集崗位用工需求、傾聽對人社工作的意見建議,體驗人社業務辦理流程是否通暢、辦事材料是否精簡、辦理時限是否合理,不斷健全“發現一個短板、完善一套措施、解決一類問題”的工作機制。3月11日以來,廳本級首批百名工作隊員已陸續深入各旗縣區聯系點開展工作,推動“送政策、訪需求、優服務”全面落實。

      第二,招才引智、紓困解難,下好助企“及時雨”。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一是助力企業引育高層次人才。實施“人才+項目”引才模式,推動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一體推進、一體落地,實現項目未動、人才先行,項目開工、人才到位。配合各行業主管部門及用人單位,動態發布人才需求目錄,組織開展鏈上重點企業引育人才獎勵支持工作,暢通民營企業職稱申報渠道,對企業設立博士后工作站給予資金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二是強化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儲備。組織技工院校與招商引資企業直接對接,通過設立“冠名班”“訂單班”,精準培養儲備企業需要的技能人才。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培訓,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三是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繼續落實落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等助企紓困政策,持續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到賬告知”,讓政策“早兌現、快見效”。深入重點行業開展調研宣傳、專題培訓、隱患排查等工作,幫助企業提升工傷預防能力,有效化解工傷風險。

      第三,簡化流程,優化效率,開好服務“直通車”。公共服務是落實民生政策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受。今年,我們將持續優化人社公共服務供給,在完善服務標準體系,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人社服務快辦、易辦、簡便辦。一是持續簡化辦事流程。鞏固擴大“優化職能職責優化工作流程”專項行動成果,對75項服務再壓減辦事材料179份,對106項服務再壓減辦理時限1317個工作日,推動人社服務更簡便快捷。推進“一件事一次辦”,聚焦市場主體開辦設立、招用員工、解聘員工、注銷登記等環節,將所涉人社服務事項整合為“一件事打包辦理”,會同住建、醫保、稅務等部門,推進“企業招工一件事、靈活就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集成辦理。二是持續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持續推進“全服務上網”,調整優化網上辦事大廳、APP服務功能,穩步提升線上經辦服務占比。統一全區人社服務辦理標準,全面推行人社服務線下“一窗辦理”,提升“一窗辦理”工作質效。落實30項人社服務跨省通辦,制定發布統一的辦事指南。制定全區通辦事項清單,推進人社服務異地受理、異地辦理。三是打造便民服務圈。推動更多人社服務事項進駐蘇木鄉鎮和街道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建設“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代收代辦人社服務,推進人社服務“就近辦”。充分發揮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員、勞動保障協理員作用,“幫辦代辦”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用工等人社業務。

      各位媒體朋友,優化招商引資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的出臺是全區人社系統作出的莊重承諾。我們將拿出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闖勁,久久為功、持之以恒的韌勁和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的拼勁,全力推動10條工作措施落地見效。在這里,也懇請各位媒體朋友們幫助我們大力宣傳推介,讓更多的企業了解熟悉,讓社會各方廣泛知曉,讓人社部門的惠企利企政策措施能夠落實下去,讓更多的企業、群眾得到實惠、感到滿意,真正能夠以更優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社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央廣網記者:在人社系統優化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要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請問,向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的具體傾斜政策有哪些?

      自治區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烏力吉孟和: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撐。圍繞落實《自治區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加強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我們積極出臺新政策,為民營企業人才開發、使用提供政策支持,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暢通民營企業人才職稱申報渠道,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可通過存放檔案的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工商聯、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或工作單位所在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等任一渠道申報職稱評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通過駐廠設點、建立代辦機構、入駐辦事大廳等方式建立兜底機制,確保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平等參加職稱評審。

      二是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評審,可不受職稱逐級申報要求的限制,直接申報相應專業職稱。其中,大學本科畢業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或大學??飘厴I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8年的專業技術人才,符合相應業績成果條件,可以直接申報中級職稱;大學本科畢業且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12年的專業技術人才,符合相應業績成果條件,可以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同時,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論文和繼續教育不作硬性要求。

      三是重點推進人才評價改革,堅持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完善職稱評價標準,修訂評價標準條件。實施支持“專精特新”和“制造業冠軍”等重點企業發展職稱傾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高評委會對“專精特新”和“制造業冠軍”企業人才職稱評審,實行單獨分組、單獨評審。同時,弱化學歷、任職年限、獎項和論文的要求,將技術創新、專利發明、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標準制定等方面獲得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作為主要評價指標。

      人民日報社內蒙古分社記者:自治區人社廳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中,第一條就是設立服務專員,請問,服務專員具體有哪些職責,能幫助企業解決哪些問題?

      自治區人社廳政務服務處處長張海濤:為企業設立服務專員,是全區人社部門轉職能優服務的具體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做自己人。這是堅持不變的政策導向。落實總書記重要論述,人社部門首先要做到“換位思考”,把人社部門定義為企業的服務員、店小二,主動上門服務,企業需要什么、有哪些問題需要人社部門幫助解決,我們就做什么。具體講,圍繞企業需求,人社服務專員主要有六個方面的職責:

      一是當好惠企政策的“宣傳員”。3月初,我們印發了“走基層送政策”“走流程優服務”的工作方案,各級人社部門要編制政策送達清單,圍繞國家、自治區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領域出臺的惠企便民政策,明確主要內容、適用對象、辦理條件、流程時限等要素,通過人社服務專員深入企業推進政策宣傳解讀,重點推動企業關心的穩崗補貼、技能提升、社保費減免緩降等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做好人社政策送達、舉措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工作。

      二是當好企業用工引才的“服務員”。提前對接企業用工需求、缺工情況,人社部門第一時間服務保障,充分運用自治區“四位一體”就業服務平臺和各級人社就業公共服務平臺、跨區域勞務合作平臺提供服務,同時,積極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多形式的招工引才工作。

      三是當好職業培訓的“指導員”。指導企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幫助有條件的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設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創建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及技能大師工作室。

      四是當好勞動關系的“協調員”。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用工管理、薪酬分配、休息休假等制度,推動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幫助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穩定職工隊伍,營造企業發展良好環境。

      五是當好人社服務的“代辦員”。引導幫助企業通過網上辦事大廳、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線上渠道提交業務,辦理更多服務事項。

      六是當好企業發展的“聯絡員”。定期對接企業,跟蹤掌握企業需要人社部門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征求對人社部門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

      內蒙古日報記者: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保障企業用工是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人社部門在優化企業用工服務方面,有哪些舉措?

      自治區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隋江濤:做好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對于促進企業發展、維護就業大局穩定具有重要作用。人社部門緊緊圍繞服務保障企業用工,今年以來先后印發了《關于強化供需雙向對接解決企業招工難用工貴進一步做好援企穩崗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重點企業用工服務的通知》等文件,完善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持續加強企業用工指導服務,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多元化多形式的招聘服務。著重從四個方面優化企業用工服務。

      一是精準掌握企業用工信息。各級人社部門設立人社服務專員,主動對接、走訪用工企業和重大項目,全面了解企業在用工、培訓、服務等方面需求,建立企業用工需求管理臺賬,加強與當地勞動力資源數據比對篩選,有效運用雙向對接機制,為企業及時、充足、精準匹配人力資源服務,降低企業招聘成本。

      二是搭建多元供需對接平臺。依托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綜合運用線上線下渠道,采取行業輪動、企業輪換的動態專場招聘和小規模、定制化招聘會,助力企業招工。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作用,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就業政策推薦、用工指導等服務。打造就業招聘內蒙古品牌,以自治區每年開展的春秋兩季大型招聘會為統領,密集開展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通過“直播帶崗”“云課堂”等形式,常態化提供招聘對接服務。

      三是有效增強緊缺人才供給。推廣校企雙元模式培養,優化“雙師型”理論、實習指導教師隊伍,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套餐制培訓,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鼓勵各類社會培訓機構,面向重點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提升技能水平。鼓勵全區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緊盯各類企業緊缺(急需)技能人才專業(工種),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實施“訂單式”培養,為企業輸送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能人才。

      四是精細化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全面落實國家、自治區各項穩就業政策,大力推廣政策找人、政策找企和直補快辦、免申即享等快捷方式,切實把惠企惠民政策紅利最大化,減輕企業負擔。采取公布政策清單、就業服務辦事流程等方式,推動政策落實,穩崗位保就業。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全區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落實內蒙古自治區招商引資三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人社部門在優化企業用工方面的職能作用,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來源: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

      輪播圖預覽:
      您還未登錄,請登錄后進行收藏!

      是否“確認”跳轉到登錄頁?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